2025年5月24日18点30,复旦大学法学院蔡从燕教授在法学楼A723进行了题为《国际法中的“双标”问题》的学术讲座,吉林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教研部教师及国际法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蔡从燕教授便指出,在国际事务中,部分国家在国际法的适用上存在明显的双重标准。这种“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做法,严重破坏了国际法的权威性与公正性。他举例说明,在领土争端、贸易纠纷、人权问题等诸多国际事件中,一些西方国家对本国与他国采取截然不同的评判标准,例如,在海洋权益争端中,有的国家自身拒不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却要求其他国家严格遵守。蔡从燕教授进一步剖析了“双标”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他提到,地缘政治利益、国家实力的不均衡等因素共同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并阐述了“双标”带来的复杂影响机制。一方面,“双标”扰乱了国际秩序,例如,大国的“双标”可能会引发小国的效仿,这将会削弱国际法权威性。另一方面,“双标”也并非全然负面,例如,WTO中的特殊与差别待遇体现了对发展中国家的保护。因此,需要避免对双标的绝对化批判。最后,在与谈环节,师生们就“如何有效遏制国际法中的‘双标’行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这种不公平现象”等问题踊跃提问。蔡从燕教授耐心解答,他鼓励青年学子深入研究国际法。本次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