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法苑动态 > 正文
法苑动态
法苑动态
我与导师的故事 第一季(六)饮水者怀其源,求学者念其师——刘晓林
发布者:学办     发布日期:2019年06月14日 14:28     点击数:

韩愈《师说》中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求学近二十载,若提起老师,有一位对我有着深远的影响。刘晓林教授是我研究生生涯最为重要的导师,甚至于我,师从晓林导师是人生转折的开始。儒雅谦虚、年轻俊朗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初次见面,我内心窃喜,这般英俊的老师一定人如其貌,温文尔雅,不会过于刁难苛求我,研究生的生活一定会很悠哉快活。


虽然我内心有自己的小算盘,但又深知求学本是一件苦差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吉大求学的三年里,我偶尔会有踟蹰,会有迷茫,但是我一直坚定朝学术研究的方向发展。无论刘晓林导师在学业上给予我鼓励赞扬还是批评建议,我都欣然接受,并努力将事情做到尽善尽美。所谓“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无问西东,心无旁骛,只要努力奋斗就是了。这曾经是我心中根深蒂固的想法,人定胜天,只要我肯努力,我就能够去创造一切。

但与晓林导师朝夕相处之后,我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想法。有时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如有名师为你指明方向,更是事半功倍,平步青云。我不是天资聪颖的学生,亦非出身名校,但这一路走来,总是有贵人相助,正是晓林导师的培养让我成功被清华大学法学院录取。


我和刘晓林导师的日常,主要是在课堂和他的办公室里,我们之间的谈话内容也是以学术科研为主。法律史每届仅有三名学生,每次晓林导师的课堂都不会让我们太过“轻松”,一节课往往要每人发言三轮以上,发言内容可能是对学术论文的解读,又或者是对学术问题的思考,并且每个人必须要提出有价值的学术问题。晓林导师总是认真听我们的发言,时而提出疑问,时而对我们的困惑不解之处详细讲解。他总是那么一丝不苟,总是那么专心学术。不仅在课堂之上,在课堂之外,导师依然对我们有很高的要求。晓林导师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不断向所研究的前沿领域靠拢,每堂课上他还会分享最新的法学学科前沿知识以及一些法律史学界新闻,也正是在导师一次次授课和与导师的交流中,我对学界各高校学者都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对一些学术问题愈发有了强烈的兴趣。

晓林导师的教学方式很有特点。他并不会让我们亦步亦趋地模仿或者进行灌输式教学,更多的是引导我们自己去思考,培养我们的发散性思维。他总是让我们从原始材料出发,让我们无数遍地阅读史料,在这无数遍阅读史料的刺激下,从中发现、思考有价值的学术问题。他不会有多余言语,但当我拿着问题请教导师时,无论多晦涩难懂的问题,晓林导师都会言简意赅、深入显出地解释清楚。导师无论是解释问题还是提出新问题都直击要害,话语中的遣词造句堪称艺术,令我敬佩不已。刘晓林导师经常教导我们,“把一个谁都不懂的问题用谁都听不懂的话解释,这不是学术,这是耍流氓。学术应该是把谁都不明白的问题,用谁都能听明白的话讲明白。”

我眼里的刘晓林教授,总是忙碌着,对学术的追求有着异于常人的执着和严谨,他在自己的征程里不断前行,不断探索,似乎没有终点,只有更上一层楼。除了每月出差去参加学术会议或受邀讲座,导师其余时间都在办公室不停地工作。我惊讶之余又很佩服,他打破了我对高校教师工作时间轻松而自由的误解,同时我也理解了导师为何能在三十五岁就成为吉林大学的教授博导。奋斗是人生的真谛,这不是老师用几个故事或几句话能教诲给学生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晓林导师用亲身经历告诉我,行动比任何说教都有效。晓林导师曾说:“鸡汤为什么走红?因为里面基本上没有知识,都是道理。只学道理不学知识,没什么用的。”虽然导师在大型课堂和学术讲座时往往旁征博引、妙趣横生,但独处时间却多用来思考学术问题,惜字如金,一直足履实地、马不停蹄地在漫漫学术道路上探索前进,这给了我内心极大的鼓舞。在我看来,他不仅仅是我的导师,更是我人生的榜样,我亦要像他一般,不停地向前。这种想法似一株树苗,根植在我内心,每当我看到导师在工作,它就会不断被滋养,如今已成长为参天大树,再也无法被撼动。

精益求精是一种态度,这句话在晓林导师对学术论文的要求上,同样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与导师课堂交流后,我受到启发开始论文写作,可是才疏学浅、甚是年轻的我却总是不能达到他的标准。导师每次都能给我提出许多具体的问题,打破我之前稍有得意的想法。尽管被打击得体无完肤,但是经过不断的换题,直到第四次,在一遍遍由粗到细修改后,我终于有机会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彼此独立抑或主附相依:唐律中的“枉法”与“不枉法”》,学术论文的成功发表让我兴奋得彻夜难眠,更激起了我对学术钻研的兴趣。在那之后,我更频繁地尝试来写一些关于小问题的论文给晓林导师过目,他依然一遍一遍地打败我内心的原始初衷,但我不怕失败,屡败屡战让我成长得更快,精益求精让我走得更远更稳。

成长本艰难,万山从头翻。“又如遇贵人,锦绣饰婀娜”。晓林导师就是我生命中的贵人,他如一条小溪,就那么默默地流淌着,不言不语,不偏不倚。对于他的学生,他严谨认真耐心地教导;对于他自己的生活,他低调勇敢、披荆斩棘地前行。他如一座大山,牵动着我们翻越的好奇心。他却总是山外有山,常令我们无法逾越。其实逾越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段旅程,使得我们变得坚强。

友情链接 LINKS

 版权所有:吉林大学法学院 2018 ©    联系电话:0431-85166014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东荣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