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科研动态
西北政法大学邱昭继教授做客我院第10期司法制度青年工作坊、第85期吉大法学新锐茶座
发布者:科研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16日 10:35     点击数:

2018年11月5日上午,吉林大学法学院第10期司法制度青年工作坊在经信教学楼D区二楼涉外型教室举行。西北政法大学邱昭继教授作了题为“法律文本解析技术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的精彩讲座。本期讲座由我院侯学宾副教授主持。蔡宏伟老师、刘小平副教授和李拥军教授作为与谈人参与了讲座。我院部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也到场参加了讲座。

邱昭继教授首先介绍了讲座主题的背景。他指出,过去学界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对法律提出的挑战以及人工智能的权利两个方面,对人工智能背后的技术着墨不多。人工智能与法律研究的目标应当是建构良好的法律应用程序,生成能够在计算机程序中实现的模型。知识表示的瓶颈阻碍了它们在法律实践领域的应用。法律文本解析技术将打开长期以来阻碍智能法律应用进展的知识获取瓶颈。人工智能与法律的研究者可以自动化知识表示过程,而不是手动提取法律知识。未来的法律实践将由法律职业人士与计算机共同完成,部分工作将完全交给法律应用程序处理。接下来,邱昭继教授对法律文本解析(legal text analytics)技术做了简要的介绍,从主体、方法、运行机制、效率成本等角度与传统的法律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基于IBM公司问答计算机系统沃森的案例,邱昭继教授介绍了深度问答技术在法律中的应用,指出其具有自动提取信息,用本体表示法律概念等优点,并且具体展示了机器学习应用于法律文本的步骤。在此基础上,邱昭继教授介绍了论证挖掘(argument mining)这一新技术在法律中的实践应用。最后,邱昭继教授讨论了以法律文本解析技术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法律实践、法律教育的影响,展望了法律文本解析技术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情况。

在学术评议和自由讨论阶段,我院蔡宏伟老师、刘小平副教授和李拥军教授依次从“人工智能的定位与性质”“逻辑化的人工智能在情理社会中的应用”等角度进行了精彩的学术评议。参加本期讲座的部分学生代表也针对“算法公平”“法律研究的开放性与封闭性”等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邱昭继教授针对学术评议和学生提问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说,进一步拓展了在场师生对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应用的思考。

侯学宾副教授在总结中指出,在当下的法学研究领域中,人工智能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是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挑战的典型。他认为,邱昭继教授本次讲座关于如何做好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最后,侯学宾副教授向参加本期讲座的老师和学术们表示了感谢,本次学术讲座圆满结束。

2018年11月5日晚上6:30,吉林大学法学院第85期新锐茶座在经信教学楼D区二楼涉外型教室举行。西北政法大学邱昭继教授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解放精神”的精彩讲座。本期讲座由我院李拥军教授主持。蔡宏伟老师、刘小平副教授、侯学宾副教授和朱振教授作为与谈人参与了讲座。我院部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也到场参加了讲座。

首先,邱昭继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作为引言,引申出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观。其指出,“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是马克思全部学说的真正出发点,也就是马克思的全部学说所承诺的最高的价值理想,即以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为内容的人类解放。其次,邱教授阐释了马克思的自然法观念,其指出,在1837年至1842年这一时期,马克思论法与法律的著作都具有浓厚的黑格尔法律理性主义的特征:法是自由的实现,是理性力求实现其本质的手段,即实现自由的手段。这种意义上的法被称为理性法,即自然法。再次,邱教授阐释了法律的解放和压迫之双重功能。其指出,马克思批判的是法律的压迫功能,赞赏的是法律的解放功能。马克思论述法律的压迫功能总是和资本主义法律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法律并不意味着马克思要抛弃法律。最后,邱昭继教授从卡尔·伦纳、恩斯特·布洛赫、卡门卡、太渥等学者以及批判主义法学、女权主义法学等学派视角对马克思主义法学进行了解读。

随后,各位与谈人进行了精彩的与谈,并且提出了各自的疑问,邱昭继教授一一进行了回应,并且与在场的同学进行了较好的互动。讲座在李拥军教授幽默且精彩地总结中顺利拉上帷幕。

至此,本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友情链接 LINKS

 版权所有:吉林大学法学院 2018 ©    联系电话:0431-85166014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东荣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