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日,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东荣大厦B区119室,吉林大学法学院召开的“新时代教师职业素养提升计划”系列学术沙龙第九期——“法学论文写作中的问题意识”专场沙龙成功举办。本次学术沙龙由法学理论教研部朱振教授、国际法教研部田洪鋆教授和法学理论教研部侯学宾教授主讲,法学院副院长曹险峰教授主持沙龙,法学院近50名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朱振教授结合研究领域与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与理论命题,解释了思想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和纯粹法理论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得出学术界需要一些概念和分析的技术来实现问题意识的产生、理论命题的总结的结论。朱振教授最后特别总结了运用解释上的悖论、解释上的缝隙、二元解释的可能性、中间道路的可能性、扩展理论以克服解释的障碍等方法来建构问题意识。

田洪鋆教授基于自己指导学生的经历,和各位老师分享了“什么是问题意识”和“为什么要有问题意识”的心得,强调问题意识是用问题贯穿科学研究和写作始终的状态,同时指出“问题”是一个problem而不是question,并从问题层面、论证层面、写作层面分别阐述了问题意识的三个变身等。

侯学宾教授从不同学科的角度阐释了问题意识的不同表现和理解,首先,从以民法、刑法为代表的部门法研究出发,认为其主要关注的是法条;其次,在法律史的研究中,主要侧重于通过考证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最后,在法理学关注实践问题中,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学者关注的理论问题。

我院党委书记周春国研究员寄语老师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学而又有高度,才能丘壑内营、先知先觉!周书记祝大家在学术上有更好的发展,并对本次沙龙作了总结,充分肯定了沙龙主题的现实意义,肯定了沙龙内容的启发性!本次沙龙活动历经两个多小时,气氛热烈,沙龙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系列学术沙龙作为法学院“双馨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法学一流学科建设,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变科研管理为科研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一次有益尝试。
文字:丁雨涵
摄影:袁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