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共克时艰 法苑芳华|走近战疫者王军明
发布者:党办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14日 16:49     点击数:

“一人成军,明媚今春”

          ——走近战疫者王军明

社区的抗疫志愿者、刑事法学教工党支部的书记、学生们的导师、校友捐款的组织者……这就是抗疫期间的王军明,“一个人活得像一支队伍。”

一重重身份是一重重责任,既然肩头有责任,便要于危急时扛起风雪。

一重重身份是一重重力量,因为心中有力量,所以在抗疫中唤醒春天。

让我们走近战疫者王军明!


党旗指向哪里,党员就冲向哪里,在战疫最前线体悟初心使命。

三月伊始,疫情突增,王军明第一时间向其所在的朝阳区永昌街道惠民社区报到,成为投身抗疫第一线的社区志愿者。“作为一名党员,我觉得有义务为疫情防控做些什么。在穿上防护服、戴上医用隔离面罩的那一刻,使命感从心里油然而生。”他所在的志愿者队伍肩负着382户居民以及60余户商户的日常防疫工作,包括发放疫情防控出入证、新冠肺炎鼻拭子检测盒,订购和发放蔬菜包以及维护核酸检测秩序等。惠民社区没有安装电梯,王军明们的足迹遍布每一座楼宇,他们所传递的不仅是防疫物资,更是爱与暖、光与热。而岁月静好的背后则是志愿者们所遮挡的风刀霜剑。3月15日的长春大雪纷飞,寒风凛冽,但王军明和志愿者们仍旧照常工作。为了节省非常紧张的防护物资,他们不吃不喝,不去洗手间,哪怕汗水和雪水早已湿透了防护服。隔离用的彩钢板材被风雪吹倒,他们就用身体顶住,等待修理……回到家,脱下防护服的王军明像是蒸了桑拿,女儿看了说:“我将来也要做大白!”

在疫情面前,党组织凝聚起来的力量是所有人的主心骨。抗疫中给王军明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四处飘扬的党旗:党旗飘扬在核酸检测点和执勤点旁,党旗“飘扬”在志愿者们的胸口,鲜红的图案在白色的防护服上熠熠生辉,显得尤为亮眼。王军明说,“看着这些党旗,我就回想起2007年自己在党旗下入党宣誓的样子,于今仍旧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看着这些党旗,我就一次次回想起‘以身许党’的终生誓言。”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

身为吉大法学院刑事法学教工党支部书记,王军明在线上组织了“抗疫有‘我’·共克时艰”主题党日活动,领学了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讲话,号召全体支部党员依照学校党委的部署积极投身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支部全体党员互相鼓励,围绕防疫期间的教学工作进行交流研讨,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抗疫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党旗不仅要飘扬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更要飘扬在每一位党员的心上。


学生需要什么,老师就奉献什么,在战疫教学中坚守师者仁心。

在疫情中,王军明最牵挂的就是他的学生们。“咱们今天没有啥任务,一起唠唠家常。”在封校的第一周,王军明就组织了一次特殊的线上师门会。因为担心学生们在封控中情绪紧张,他没有像往常那种布置特定的书目,而是将学生们聚在一起聊天谈心,询问生活困难,叮嘱安全防护,给大家加油打气。“口罩要勒紧,心态要放宽。但在寝室也得想办法运动运动啊,学校送餐上门,伙食那么好,别等一解封都胖得我不认识了。”看着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重展笑颜,王军明终于放下心来。“大家有事随时可以找我,老师永远在线!”开完师门会,王军明又作为大学生导师参加了本科生2019级八班的疫情防控主题班会,还是那些暖心的宽慰,还是那些细致的叮咛。王军明将学生们都看做是自己的孩子:“作为指导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做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领路人。学生们离家读书,有时候很需要一点温暖。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老师更要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知心人。”师心如父,师情似海!

“三日不读书,则礼义不交于胸中,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王军明也一再嘱咐学生们不要因为疫情而耽误了学业:“疫情虽限制了咱们的活动空间,但也是正是静心读书的好机会。大家要做好时间管理,不要虚度光阴,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想要做出一番成绩,就要打好坚实的地基,充分阅读经典文献,探索学科的发展历程,不要将学习局限于课堂内容。”在疫情防控的一个月里,王军明已经组织了三次师门读书会,这是他无论多忙都要坚持的事,教书育人的天职在他这里从来是马虎不得的。师者仁心,香远益清!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您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请您首先要在年轻的心灵面前表现自己身上作为一个人所应该具有的美。”这正是王军明指导学生的心得。不但要体现出教师以身作则的教育力量,还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工作中所表现的作为一个人所应该具有的美:“细腻的情感和情感素养的美”。在王军明心目中,老师不能只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产生品格、确立品行、影响品味的“大先生”。在抗疫期间,老师更应当在言传身教中努力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师者匠心,止于至善!


廿载吉大人,一生吉大情,在战疫中彰显吉大精神。

“法学院2003级刑法学硕士研究生一共54名同学,无论在校就读还是毕业之后一直都是一个团结的、充满正能量的集体,3月份以来一直心系母校,经过集体倡议和捐款行动,共募集人民币19100元,捐赠给母校,以此来表达同学们对母校抗疫工作的支持。”这段话摘自“吉大法学2003级刑法学硕士研究生全体校友的来信”,这是一封吉大人写给吉大的情书。而王军明正是这次捐款的组织者之一。

“此次捐赠缘起于班级微信群里的聊天。3月28日晚,同学们在群里关注着长春疫情。我也向同学们介绍了学校、学院采取的抗疫措施以及在校同学的精神面貌……大家了解到在外地采买抗疫物资难以送达,就一致同意以班级名义,通过捐款直达法学院的方式表达同学们对母校抗疫的支持。”在王军明心中,他和同学们都对母校充满感情,一日归属吉大,一生念念不忘!

“2003年非典爆发的时候,我正在法学院读大四。那是五月的春天,封控中的校园开满了杏花。学校每天给寝室定时消毒,食堂也给大家准备了免费的中药汤剂,老师们更是给我们同学无微不至的关怀。可以说那年的吉大给了我们家一般的温暖。我想这也是吉大校友对母校一往情深的原因吧。”谈起非典中的往事,王军明就像回到了昨天。吉大永远是吉大人的吉大,借用海明威的话说,“这里是一场流动的盛宴”。一届届毕业生从这里满载而归,多年后又满怀深情地回馈母校,将这份恩情代代相传,抗疫中的大量捐赠便是明证。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校园内外的吉大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充分发扬了“人比山高,脚比路长”的奋斗精神。王军明便是万千吉大人在抗疫中的一个缩影。


——“王军明老师,在此次抗疫中您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我们生活在美好时代,唯有以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面对生活才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无论是作为志愿者在战疫最前线的呼喊,还是作为党支书在主题党日上的慷慨动员;无论是作为导师在师门会上的温言教诲,还是作为老吉大人在班级群里的深情呼唤——王军明的声音里总是充沛着勃勃生机,那是春天的味道。正是在这样充满生机的声音里,我们从疫情中一步步走向真正的春天。

在这场春天的战疫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活得像一支队伍,只要我们心中有信仰、有责任、有深情。冬已尽,春已来,“吉林必有吉时临,长春定能再迎春!”

文稿:李瀚正

指导老师:张舒


友情链接 LINKS

 版权所有:吉林大学法学院 2018 ©    联系电话:0431-85166014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东荣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