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0日晚,吉林大学日新系列讲坛法学与交叉学科教研专题讲座第二期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东荣大厦706室成功举办。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社会学系副主任、社会学教研室主任刘威老师以“斗室星空——迈向想象和行动的社会田野”为题展开专题讲座。吉林大学“鼎新学者”博士后朱笑延出席,吉林大学法学院2021年度、2022年度“金种子”计划入选成员参会,讲座由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大学法学院2021年度“金种子”计划入选者范冰仪主持。
刘威老师从社会学的学术经历、社会学的田野调查以及如何开启学术之路三个方面展开讲座。首先,刘威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学术经历,讲述了自己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一直到新世纪的社区调研经历,关注社区的演变和发展,并提出了一些新概念例如“差序慈善”等。其次,刘威老师具体阐述了何为社会田野,分享自己研究业主行动的心路历程,之后又以基层典型、饭圈粉头、二胎现象等为例论述了社会田野是一种生命体验,呼吁各位同学将目光回归社会本身,在社会启蒙中寻找自我启蒙。最后,刘威老师分别从三个阶层和三个“找回”的正反不同角度,详细阐释如何开展学术研究。就三个阶层而言,第一,关注现象和事实,要“东张西望”发现问题,学会“讲故事”,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基础;第二,关注问题和悖论,寻找学术流派之争与理论和现实的冲突,在寻找悖论和分析悖论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内心的答案;第三,关注逻辑和概念,在解决悖论的过程中,运用逻辑,提出一个具有相当解释力的概念,鼓励各位同学趁着年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三个“找回”而言,刘威老师提出了目前青年学生“丢失”的三个传统,包括“笨想”传统、“理论见长”传统和“学科互通”传统,由此刘威老师相应提出了三个“找回”,再次强调了阅读尤其是阅读纸质书的重要性,勉励各位同学潜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基础的学术工作。
在与谈环节,三位“金种子”计划入选者分享了对本场讲座的思考感悟。民商法学博士研究生司耕旭分享了关于法学和社会学交叉学科的实证研究的心得,重点讲述了司法大数据目前的适用现状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应问题。法学理论博士研究生张琼文分享了关于社会学的田野调查的心得,讲述了法学和社会学的实证研究的关联之处和区别之处。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石尚分享了关于费孝通老师提出的差序格局的理解,讲述了关于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和西方的团体格局的区别,由此延伸出中国的传统圈层关系到现代圈层关系的演进。
本场讲座是吉林大学法学院“金种子”计划第二次跨学科研究授课,在这样一场既富有技术性又饱含深情的学术讲座中,刘威老师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为每一位金种子计划的成员描绘出一幅中国当代社会的“清明上河图”,让大家得以明确自己的学术使命。法学院将继续推出跨学科主题的学术讲座,丰富“金种子”计划的人才培养方式,以期帮助、引导各位成员在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地带中探索新的研究可能。
记录丨张 瑞 吉林大学法学院2021年度“金种子”计划入选者
文稿丨张 瑞、范冰仪 吉林大学法学院2021年度“金种子”计划入选者
摄影丨陆奕铭 吉林大学法学院2022年度“金种子”计划入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