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办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大成公法论坛(第18期)(总第35期):“诊所式论文写作沙龙(10)”
发布者: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17日 10:10     点击数:

科研 发表于: 2017-05-17 10:10  点击:375

    2017年5月16日星期二晚18时,由吉林大学法学院主办的第18期大成公法论坛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经信教学楼卓越法律人才基地应用复合型教室成功举行。本次大成公法论坛以“诊所式论文写作沙龙”为主题。吉林大学法学院田洪鋆副教授担任本次沙龙的主持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李佳欣副编审作为嘉宾和主讲人应邀参与本次沙龙;参与本次沙龙的还包括吉林大学法学院的本科生,国际法、刑法、民法、法理学、军事法、宪法与行政法等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田洪鋆老师首先向大家强调了文字功底、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并且结合“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为大家拓展了论文写作的视野;同时,田洪鋆老师也对此次讲座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铺垫。随后,李佳欣老师开始了题为“法学论文的研究方法和问题意识”的讲座。

    李佳欣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论文所需具备的价值和功能,强调论文需要具备“干货”,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研究方法”的内容,如:(1)历史研究方法,即通过历史积淀中的文献资料进行回溯研究。(2)比较研究方法,其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指叙述性地查找资料;第二层次要求对不同法律意图和发展趋势的评价;第三层次需要抽象出客观规律,并总结出历史和现实中法律移植、借鉴的建议、经验和教训。(3)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评述、统计学、文本分析等,旨在对研究对象的大量研究、观察、调查,从特殊到一般、并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故而实证研究方法的第一步要求全面收集资料;第二步要求数据归纳,并设定相关标准;第三步需要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4)跨学科研究方法,指超越以往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实现对问题的整合研究;但这种研究方法要求对所涉专业内容都非常了解,因此在掌握上有一定难度。(5)教义学方法,即将现行实在法秩序作为坚定信奉而不加怀疑的前提,并以此为出发点开展体系化与解释工作。概言之,各种方法不分仲伯;但方法终归只是方法,关键在于写作时能够否将研究方法使用到极致。

    同时,李佳欣老师结合自己的编辑工作经验,总结出一些常见的固有研究思维定式:(1)“你说、他说、我说”式思维,即单纯列举各方观点,缺乏必要的论证。(2)三段论式思维,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模式。(3)提出建议式思维,即文章中的论证和最终的启示、建议存在脱节,略为想当然地提出法律修改建议或中国改进措施。这些固有的研究思维定式并非一无是处,它们有助于初学者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但如果希望有所提高,则应当打破这些定式。

    关于如何有效运用研究方法,李佳欣老师建议道:(1)所有研究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方法要和文章相得益彰;(2)充分发挥研究方法能达到的作用;(3)确定采取何种研究方法,这需要在论文写作之前就确定下来;(4)研究进路的确定,即文章写作选取的是理论角度、制度角度还是司法实践角度?(5)需要考虑资料能否支持观点或对观点有何贡献,注重资料和观点的联系。(6)自己的观点需要明确、突出,这不仅需要观点的形成,另一方面也需要观点经得住考验。对于这些建议,李佳欣老师也结合了具体论文和资料进行详细介绍。

    随后李佳欣老师谈了她对“问题意识”的看法。问题意识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解答疑问,这是一个教学问题;第二层面是提出对策,这是一个制度问题;第三层面是创设理论,这是一个理论问题。写作时需避免三个层面的混同,否则会分散论文的重点。如果缺乏问题意识,可能会存在以下情况:(1)文章不能深入、无法追问;(2)文章存在贸然代入主观臆断的可能;(3)文章忽视了对理论问题的归纳和提炼;(4)文章缺乏对问题的(部分)真实解决或者完善(对策问题)。关于问题意识的形成,李佳欣老师给出了以下建议:(1)多问“为什么”;(2)对文章所涉问题作出适宜的回应,即使无法解决问题,也要对问题进行必要的思考;(3)当现有理论无法解决现有现象时,说明新的理论问题正在呈现,因此不要贸然下结论;(4)问题的分析可以从小处入手、大处着眼,对于初学者,可以从小文章开始练笔;(5)问题的解决要经得起推敲。

    在李佳欣老师讲授的过程中,田洪鋆老师也结合自己教学、写作的经历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感受。田洪鋆老师指出:(1)写论文的时候要有“方法上的自觉”,不能信马由缰;同时不同方法有着不同的侧重点,需要规范应用。(2)法学论文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理论型论文,其二是偏向实践和法律技术;但不论何种类型都需要不懈努力、认真细致。(3)要勇于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加强思维的清晰和准确,提高自己的研究精神。

    通过师生间的充分讨论、良性互动,许多同学均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体会到了提高和改进的思路与方法。一些同学也就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向两位老师请教,并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在老师们简要总结交流内容并向各位同学致以谢意之后,本次沙龙在融洽的气氛中顺利完成。

友情链接 LINKS

 版权所有:吉林大学法学院 2018 ©    联系电话:0431-85166014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东荣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