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18点30分,吉林大学法学院第420期当代法学名家讲座“刑法解释学的前沿问题”在法学楼B404教室举办。本次讲座由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二级教授,“经天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理事姜涛教授主讲,吉林大学法学院王勇教授担任主持人,吉林大学法学院徐岱教授、北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谭远宏副教授、吉林大学法学院李立丰教授、李海滢教授、王军明副教授、王若思副教授、吴亚可副教授、“鼎新学者”博士后朱笑延老师以及法学院部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参加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王勇教授首先对姜涛教授的学术水平作出高度赞扬,并代表吉林大学法学院对姜涛教授能够做客吉林大学法学院当代法学名家系列讲座表示热烈欢迎。
姜涛教授从刑法研究的三个层面,即刑法立法学、刑法解释学、刑法立法和司法中出现的问题谈起,从古希腊法哲学思想之滥觞讲到当今中国刑法实务界的六大奇案,旁征博引、鞭辟入里地讲述了刑法解释学领域的四个关键问题:第一,刑法解释的目标。姜涛教授指出,刑法解释的目标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追求,分别是个案、案际和案外。在个案中,要追求正义。特别是在当下立法的开放性与司法的能动性的程度普遍较高的环境下,实现正义的裁判是一般民众的基本追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在案际关系上,不能同案异判,这是公平价值的重要体现。在案外,要厘清社会发展的理想。每一个法律人都应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实现法治的社会理想。第二,刑法解释的方法。在这部分,姜涛教授主要辨析了刑法解释者究竟是考古学家还是钢琴家的问题。其中,考古学界家代表的是追求立法者原意的解释者;钢琴家则代表追求符合当下实际情况的法律解释的解释者。传统的解释方法有文义解释、目的论解释、合宪性解释等等;新的观点主要有形式解释论和实质解释论两种。姜涛教授认为,根据法治国家的理念,在入罪问题上必须要采用实证法学的立场,坚持形式入罪;但是在出罪上可以依据自然法学的立场,考虑实质的法理、情理内容。第三,刑法解释的论证。姜涛教授指出,从刑法解释的论证而言,当下的刑法解释有一种目的性论证和合宪性并重的趋势。所谓目的性论证,是指追寻刑法的规范目的、刑法价值等。在法益抽象化、精神化的今天,法益概念之所以存在,考虑的就是贯彻刑法目的的要求。刑法的目的不仅仅包括法益,还包括其他社会价值、情理。这就导致目的论解释不能完全涵盖社会中发生的纷繁复杂的案件。在目的论解释中如果遇到了困境,可以进一步考虑合宪性论证,即在刑法解释过程中追寻宪法的精神与意旨。第四,刑法解释的标准。在当前背景下讨论刑法解释的标准时,要参考刑法解释的时代转向。希望刑法解释对司法实践起到指导、规范作用,让主观认识能够影响到客观实践,这即是主客观性;主体间性理论表明法律是理性的实践,主体间性理论对于现代刑事裁判结构具有建构价值,并对传统法律解释论产生了强劲的冲击,强化了刑法论证的必要。同时姜涛教授对于不法和有责的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对于不法而言,其是法律禁止与允许的界限,不存在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但从有责层面看,需考虑以刑罚处罚是否契合国情民意、常识、常理、常情,所以可承认超法规的责任阻却事由。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提出了关于应罚性和需罚性、哲学与法学的学科间联动、刑法规范的封闭性与开放性等问题,姜涛教授耐心细致地一一回答。徐岱教授再次对姜涛教授百帮之中能够拨冗参加吉林大学法学院主办的当代法学名家讲座表示感谢,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