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办 > 党委文件 > 正文
党委文件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方案
发布者:     发布日期:2009年06月21日 09:22     点击数:

发表于: 2009-06-21 09:22  点击:2819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密结合我院“夯实基础,蓄养内涵,以科研水平提升带动学科全面发展”的活动主题,院党委对影响学院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形成了学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及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提出了在学院发展规划、院风学风及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行政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干部能力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将分析检查报告提出的整改思路落在实处,确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院党委针对班子自身查找的问题和各方面征求到的意见,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制定如下整改措施。

一、 整改落实方案的主题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以解决群众提出的突出问题为落脚点,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个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工作中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院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学院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提高领导学院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抓住机会、快速前进,实现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全面整改,突出重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影响和制约学院科学发展的根本问题、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全面的整改。同时要抓住主要矛盾,把制约与影响学院建设发展和事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整改重点

2、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根据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把近期整改和远期整改结合起来,既要抓住当前,从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确保学习实践活动见实效,人民群众得实惠;又着眼长远,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学院的中长期发展思路和规划,注重建立长效机制。

3、抓住关键,统筹兼顾。整改落实工作既要紧紧抓住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两大任务,又要特别注意做到统筹兼顾,把整改工作与学院内涵建设和常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近阶段,一定要认真做好毕业生、学期末、学年末的各项工作。

4、明确项目,确定时限。对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体制机制进行全面分析、归类和清理,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该废则废,该立则立,该完善则完善。对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马上整改;对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限期整改;对受客观条件制约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说清楚,明确努力方向,理清工作思路。

5、措施具体,切实可行。整改落实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整改任务和措施要尽可能分解细化、具体化,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四明确一承诺”,即明确整改落实项目、明确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相关领导的责任;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后,以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布,做出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

(三)整改目标
通过落实整改,达到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度和广度上有新突破;在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有新举措;在推动学院的科学发展上有新成果。
1、提高解放思想能力。通过整改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各项工作。
2、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深入研究学院带有长远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人民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的实事。
3、提高体制创新能力。提高领导班子创新发展的能力,切实加强对我院现实状况及发展思路的研究,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系统性和指导性。

4、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逐步健全领导机制。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切实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5、提高科学发展能力。把落实整改作为提升学院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机遇,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努力实现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提高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在加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见到新成效。

二、整改内容和措施

从长期和中期考虑,要做好以下十二个方面的事情:

(一)法学院院风建设

1、把“让正义的阳光照耀我们”作为法学院院风建设的基本口号,并贯彻和体现于法学院全部工作之中。

2、法学院每一位教师、每一位行政及教辅人员在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都必须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点滴之中向学生传输和展现公平正义的现代法治理念,使之能够亲历和近距离地体悟现代法治的生活常情,感悟正义的真实阳光的照耀。

3、法学院各个方面的工作与管理活动尤其是院务活动,必须始终坚持公开原则,以公开促公平,以公开促公正。

责任人:姚建宗

完成时限:201212

(二)法学院学风建设

1、法学院的学风建设重点是要大力倡行“诚信治学”与“敬畏学术”。

2、法学院教师的学风建设,重点在于强化学术伦理和学术道德,首先要坚持杜绝抄袭剽窃现象,诚信治学;其次要在院内做到彼此之间在人格上相互尊重、学术上相互欣赏、生活上相互宽容,对于年轻教师的学术工作主动地予以关心、支持和帮助。

3、法学院要始终不渝地从本科学生开始在教学活动中对其灌输“敬畏学术”和“诚信治学”的学术信念。对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要在其入学时起就在灌输基本学术信念的同时,在其培养的每一个环节强化学术伦理和学术道德意识,以查究论文写作中的抄袭剽窃现象和其它不规范学术行为为重点严把学位论文出口关,以此强化研究生的学风建设。

责任人:姚建宗

完成时限:201212

(三)法学院文化建设

1、法学院的学院文化建设意在延续吉林大学法学院优良传统血脉,造就吉林大学法学院深厚文化根基,以此增强法学院校友的身份认同和情感归属,增强法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和校友的尊严感、荣誉感、自豪感与自信心,使这种特色文化成为法学院事业发展的强大的软实力。

2、法学院的学院文化建设目标应该是涵养出具有自由开放的思想、厚重严谨的学术、公义诚信的教养、雍容大度的胸怀等基本内涵的具有法学院特色的学院文化。而这种学院文化的特色应该是:藉天下公器,显法律智慧;养浩然正气,展法胆律识。

3、法学院的学院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应该是紧紧围绕着结合法学院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这两个核心工作而展开进行,其主要思路应该是从丰富和厚实法学院的传统中不断凝炼具有法学院自身特色的学院文化。

4、法学院的学院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应该是结合法学院的校友工作和院史宣传与院史教育进行。重点依靠法学院网站、辅之以《吉大法学》内部报纸发表有关法学院院史的文章、法学院故事、校友回忆录、优秀校友事迹报道等,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向法学院在校学生和校友提供,从而使法学院的学院文化内涵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凝聚和展现。

责任人:姚建宗、李建华、陈福祥

完成时限:201212

(四)师资队伍建设

1、立足于法学院的现实院情,考虑到我院所面对的法学教育、法学人才培养以及法学学科的全国性全面而激烈竞争的环境,法学院在师资建设中将始终坚持牢固树立“人才立院”的观念意识,将现有师资队伍的稳定及其素质、能力、水平的提高作为工作的重点和着力方向。法学院要走内涵发展道路,法学院师资建设也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2、以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为重点,严格地公开选拔优秀博士作为法学院师资后备梯队。为此,我院成立了教授委员会专门负责对新任教师选留、人才引进等法学院后备师资的科学研究和教学能力等业务水平的审查和评估,把好法学院教师的入口关。

3、法学院师资建设的重点将始终放在广大年轻教师的培养上。我们将尽可能改善法学院学术人才梯队的结构与质量,着力培养高精尖优秀人才。只有紧紧抓住并始终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法学院未来发展才有希望和人才保障,这是法学院事业发展和兴盛的根本。我们将鼓励年轻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出国深造,以及到国内其它高水平大学或者研究机构进修学习,或者到司法实践部门挂职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水平。

4、通过教育部规定的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以及一些选修课程,实行主讲教授负责的团队教学模式,建立教学团队,培养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广泛吸收年轻教师参与项目课题的研究,锻炼和提高年轻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

5、特别关注目前在海外各个大学或者研究机构做教学和研究工作且学术水平较高的年轻人才,希望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通过学校的相关政策进行人才或者智力引进,到我院做专任教授或者兼职教授,以此改善我院的教师构成。

6、利用校友中的优秀学者资源,采取智力引进方式壮大我院师资力量。我院培养了一大批目前在国内法学界享有很高学术声誉和影响的学者,而这些学者对法学院很有感情,对法学院事业的发展也都非常关心。我们准备逐步将我院培养出来而在国内其它高校工作的那些学术成就显著的中青年学者通过学校的人才引进项目聘任为比如“匡亚明讲座教授”或者兼职教授及博士导师等,增强我院师资力量。

7、充分利用本校师资资源优势来增强法学院的师资队伍。学校已经启动的校内双聘教授工作是各个学科和院系充分利用校内学科和师资资源大力发展各自学科的非常好的一个举措,尽管由于专业差异,法学院各个学科真正能够进行双聘教授的学科并不多,但我院将根据实际情况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为相关学科聘任校内教授做法学院的双聘教授,从而改善我院师资结构。

责任人:姚建宗、张旭

完成时限:201212

(五)科学研究

全院必须树立“科研强院”意识。与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和985工程法律与经济全球化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密切配合,从而带动全院科研工作。

1、以科研项目的具体落实为重点,抓项目按期结项率。

2、以CSSCI刊物发文为标准,重点提高论文类科研成果的产出数量。

3、鼓励并支持精品学术专著出版。同时,以国内高水平学术刊物发文、高水平文摘刊物转载率、论文的CSSCI刊物引证率为重点,提高论文类科研成果的产出质量。

责任人:姚建宗、黄文艺、李建华

完成时限:201212

(六)学科建设

全院必须树立“学科兴院”的意识。

1、法学院的学科建设必须以法学理论和刑法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民商法学省级重点学科为龙头,突出重点、分清层次、循序渐进、带动整个学科的发展。我院的国际法学、法律史学、经济法学、宪法行政法学、诉讼法学等都有非常良好的学科基础,必须逐步加强。

2、作为法学院领导,必须摈弃所在学科的本位主义意识和观念,必须注意学科之间的相对平衡而又有重点地发展,坚决杜绝学科歧视和学科压制。

3、查漏补缺,以综合性重点大学法学院的标准来规划学科发展问题。

4、扶持法学新兴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的发展。

责任人:姚建宗、徐岱

完成时限:201212

(七)本科教学

针对目前法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今后我们准备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方面采取如下措施:

1、进一步改进教学理念,明确新时期法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尽管是综合型而且具有相当实力的大学,我们也不能只培养研究型的理论精英,我们还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我们将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改革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力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融合、专业知识与应用技能有机融合、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锻炼有机融合。

2、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这方面我们将逐步改变以教师的灌输式讲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法,实施启发式、开放式教学,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参与性, 激发其积极思维和创新的激情,在坚持系统讲授、案例教学、双语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诸如现场教学、法律诊所教育等新的教学模式,同时,在试行互动式教学方法、个性化教学方法以及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3、增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方面,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实践教学中心的建设,加强法学实验室及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实践场所的建设,完善实验教学手段,调整实验课程,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根据法学类人才培养的实践要求,统筹安排好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给学生更多的贴近实践、接触实践和参与实践的机会。

4、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考试制度。法学考试制度必须能够满足法律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的双重需要。然而目前的考试多以以笔试为主,不仅形式过于单一,而且难以对学生的口才、反应速度、思维灵敏程度、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法律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给予综合性测评。因此,在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背景下,必须改进考试制度。这方面我们将尝试建立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理论考察与实践能力考察相结合、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结构化、综合性考评体系。同时,要制定、健全法学考试规则,将法学考试纳入制度化运作轨道。

5、注重教师学术水平的提升, 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方面我们将逐步改变以科研能力为核心评价指标的传统做法,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强化年轻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和引导,加大教学水平、教学成果在教师选聘、晋职等环节的比重,努力营造重视本科教学、关注教学水平的氛围。

责任人:张旭

完成时限:201212

(八)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

1、加强学风建设。以考风考纪教育为切入点,加强日常学习管理。从知识结构规划,课程框架解析、学习能力经验、成绩变化规律、学科学术创新等方面,组织系统的交流、介绍、指导;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大学的学习生活。

2、推进素质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在内的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进行科学性规划、个性化培养、综合性开发。确立相应的教育规则、内容和方法。有针对性开展指导、咨询工作、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

3、开展社会实践。突出世情、国情、社情教育内涵,培育和弘扬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寻找自我在思想、知识、经验等方面与实际社会生活要求的差距,实现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目的。

4、加强就业和创业教育。探索实习、实践与就业相结合的基地建设模式;建立就业信息库;做好职业规划指导、应聘技能训练和推荐工作;以自主创业作为重要增长点。加强自主创业教育,聘请社会政策与管理部门高水平的专家组建自主创业培训联合体,落实师资、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及协调服务工作。

5、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贴近学生,服务学生,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带班制,为每个新生班级配备1名领导,及时了解并加以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各种困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责任人:赵洁

完成时限:201212

(九)研究生培养

1、探索有效测量研究生能力的入学考试制度,把好研究生的入口关

①探索研究生入学考试方式的改革。建立笔试、面试题库,增加命题教师、考题数量,更新命题形式和命题内容,适当引入案例题,并逐渐增加比重。将研修计划纳入博士生入学考试内容,作为面试综合素质测评的基本内容,形成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有效评价研究生科研潜力的机制。

②完善研究生入学考试评卷制度。具体方案是:细化标准答案;明确责任教师,强化核查环节;落实问责措施,确保评卷环节能够公正对待所有考生。

③制定免试推荐生遴选机制。免试推荐生源必须来自211大学且来自排名前20的法学院;外语成绩6级通过或通过相当于6级其他外语等级考试。取得免试推荐资格的考生,其录取依据为本院组织的综合素质测评。

④改善研究生生源质量。加强对重点专业、著名导师、培养成果的展示与推介;与生源较好的学校建立协作关系,吸引优秀考生来我校攻读法学学位。

2、改进人才培养,加强学风建设

①积极探索法学人才培养规律。恰如其分的确定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实事求是地设定学位论文的标准,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研究生。

②努力提高培养强度。博士研究生统一开设法学研究方法课,试行博士指导专业学位硕士、博士后指导法学硕士。

③增强研究生教学的规范化。加强研究生教学的计划性,重新拟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每学期期末提出下学期的教学计划;增加讲授在授课中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总教学时数的2/345岁以下的教师原则上应使用PPT课件教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匿名反馈制度,按专业由学生评选研究生优秀课程。

④活跃研究生学术活动。试办法律逻辑下的生活焦点、名案剖析等研究生课外活动,逐步形成研究生培养的传统。

⑤重点培育优秀博士生。突出重点,设计培养优秀博士生,冲击国家级的优秀博士论文。

⑥充分发挥答辩环节的检验功能,把好人才培养质量关。采用技术手段,避免抄袭等违反学术规范的现象,论文答辩试行检索前置程序;全面推广即席答辩制度。

3、改进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学位培养

①完善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完善兼职教授的任职条件,明确兼职教授的职责,提高兼职教授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兼职教授的作用;我院专任教师与兼职教授按副教授、教授和兼职教授按111组成指导团队,共同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

②完善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组建专业的专业学位教学团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调整培养方案,明确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改善教学形式。

责任人:蔡立东、于莹

完成时限:201212

(十)国际国内学术交流

1、必须突出这种交流的核心内容在于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而不仅仅是人员的双边往来走动。

2、充分利用国家教育部、学校各项资助计划,积极选送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学习。但必须公正地分配这些机会资源。

3、利用教育部有关项目资金邀请国外一流大学的著名学者来院访问、讲学及做短期教学工作。

4、继续保持和扩大与英美各国和欧洲大陆各国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基金会的国际学术交流。

5、继续保持和扩大与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以及澳门地区各个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基金会的学术联系,增强相互合作与交流。

6、继续保持和扩大与亚洲各国尤其是与东亚各国各个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基金会的学术联系,增强相互合作与交流。

责任人:李建华

完成时限:201212

(十一)行政队伍建设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行政工作的新理念。

通过宣传教育,引导行政人员树立大局意识和长远意识,把行政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对待,统筹好各方面的工作,认真解决好各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努力使各种要素形成发展的合力,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形成有条不紊、高效运转的工作秩序。倡导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强化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把师生的要求和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师生的满意度作为第一目标,把师生的根本利益作为第一追求,以尊重、理解为基础,去关心人、爱护人、塑造人,以“热情、高效、专业、规范”为标准去开展工作,为师生的成长、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行政工作的规章制度。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理顺、明确行政各办公室职责、行政人员岗位职责、工作细则和工作流程,修订《法学院财务工作制度》、《法学院关于报账程序的说明及相关规定》、《法学院2009年奖酬金分配方案》、《法学院关于教职工福利待遇的规定》、《法学院关于研究生答辩费用的有关规定》、《法学院小额酬金的发放细则》、《法学院学生助理(助管)的聘用办法》、《法学院全院大会规则》、《法学院行政教辅工作人员请假制度》、《法学院印信管理规定》等多个内部规章制度,建立起一套权利法定、责任清晰、大家信赖的良“法”,并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行政人员考评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以德、勤、能、绩、廉为内容进行考核。由于行政人员从事的多是基础的、事务性的服务和管理工作,考核时一要重视平时的考核,将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二要考虑到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不同,考核要求不同,将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结合起来,三要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人员,允许被考核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使被考核者心悦诚服地接受考核结果。

4、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行政人员激励机制。

建立综合完善的激励机制,首先,进一步加大人事制度的改革力度,在岗位竞聘、职称评聘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另外还要想方设法,为表现优秀的行政人员创造可预期的晋升机会。其次,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在奖酬金分配方面,在适当提高行政人员待遇的基础上,基于不同考评结果,适当拉开距离,打破平均主义,使分配制度发挥更好的激励作用。第三,改善工作条件、劳动保护等环境因素,满足大家的基本需要。第四,充分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建立方便的沟通渠道,对他们在工作中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树立身边的榜样,引导他们去寻找工作的魅力;建立更加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如离退休人员欢送宴会和赠送纪念品等,创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

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行政人员的综合素质。

吉大法学院在全国名列前茅,是我国法学教育的重镇,这样的学院地位对行政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随着我国法学教育的蓬勃发展,各法学院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我院正在积极争取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竞争压力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也对行政人员的思想、文化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学习型组织,通过学习和考察等活动,让行政人员看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增强学习提高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激发行政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形成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学院风气。同时,通过各办公室主任例会、交流会、自学等多种活动形式,在交流工作信息、研讨工作方法、总结工作经验的过程中,提高行政人员的计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等。在日常工作中,有计划地加强文秘知识、文明礼仪、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行政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外部的推动和激发,最终实现行政人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调控、自我提高”的学习目标。

责任人:张光宇、陈殿友

完成时限:201212

(十二)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1、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领导班子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在班子内部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加强班子团结,领导班子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重大问题经集体研究后决定。决定问题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不搞个人说了算。每个领导班子成员根据集体决定和分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组织好决议的实施。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从而使领导班子更加坚强团结,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www.51lun-wen.cn

2、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树立良好形象。领导班子要站在政治的高度上切实加强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每个班子成员要加强个人的政治、品德修养,牢固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上筑起反腐倡廉的牢固防线,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对班子成员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加

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和监督。进一步落实述职述廉、廉政谈话等各项制度,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3、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切实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要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待上级安排的工作要不折不扣的认真完成。要广泛了解和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党务政务公开的透明度,做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集中精力抓大事、议大事、干大事。www.51lun-wen.cn

责任人:李洪明

完成时限:201212

从近期考虑,要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事情:

()修订和完善法学院四年(20092012年)发展规划

修订和完善《法学院四年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学院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现实目标、实践方针和核心问题,完善保障机制。同时,加强对四年发展规划的宣传,提高师生员工对学院发展定位和思路的认同度。注重学院发展规划的衔接和沟通,确保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

1法学院建设的现实目标是:继续发扬吉林大学法学院的优良传统,循序渐进巩固和加强一流法学院地位。进一步增强我院在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律人才培养“四大家族”的尊严、荣誉、自信与能力!

2、法学院建设的实践方针是:稳定队伍与师资,调整工作重心,改革教学、科研与管理体制,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与法学院声望。法学院必须走内涵发展道路,重点在于自我修身练内功。

3、法学院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

责任人:姚建宗

完成时限:200912

(二)本科教学与培养

1、制定法学院2009年版本科生培养及课程设置方案。

2、继续做好本科学生的《每周法律论坛》工作。

3、从2009年秋季开始展开16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团队教学,强化本科教学工作。

4、做好法学院社会实践基地的遴选确认工作并落实具体合作事宜。

5、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导师制的工作。

6、从2009级开始,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带班制。

责任人:张旭、赵洁

完成时限:200912

(三)研究生培养

1、以法律硕士教育中心为主体,全面启动司法考试研究工作,展开院内学生的司法考试培训。

2、根据学校部署推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特别注重研究生教学工作、学术研讨工作、学术规范工作,以质量为核心强化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工作。

3、根据实际效果和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不断完善研究生指导和管理的有关制度。

4、明确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权限与职责,完善工作制度。

责任人:蔡立东

完成时限:20107

(四)科学研究

1、组织做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司法部项目、吉林省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以及研究成果与教学成果奖励的申报推荐工作。

2、有计划地继续举办“名家讲座”。

3、在校内启动“跨学科学术讲座”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

4、做好全国法律史学会2009年年会的组织筹备工作。

5、启动主要由全院各国内部门法学学科参加的“权利本位论与当代中国法学”研究课题,经费从985平台经费中拨给法学理论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经费中列支。加强刑法学国家重点学科科学研究工作,经费从985平台经费中拨给刑法学的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中列支。

6、加强《当代法学》和《法制与社会发展》两个学术刊物的建设工作,强化两个学术刊物的发文质量,进一步提升其在我国法学界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比如影响因子、转载率与引证率)。

7、鼓励我院教师向校外CSSCI学术刊物投稿,鼓励我院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的研究工作。

8、根据学校的安排,对院学术委员会进行换届,明确权限和职责,完善工作制度。

责任人:李建华、黄文艺

完成时限:200912

(五)学科建设

1、进行学科建设的摸底与专项调研工作。以国内已经具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十一个法律院系以及另外四个较高水平的法律院系为对象进行全面的学科调研,准确地确定吉林大学法学院在全国同类学科中的真正位置,实事求是地设定法学院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2、继续加强法学理论和刑法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落实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各项措施;大力加强民商法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做好组织院里具有比较优势的相关学科、课程积极申报省重点学科、省精品课程等的工作。

3、大力支持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学985工程法律与经济全球化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第二次评估和创新基地验收工作。同时,认真做好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的论证申报工作。实现学科建设与“平台、项目和团队”建设的协调互动。

4、重点加强相对比较薄弱的宪法学、国际公法、外国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等学科的建设。

责任人:姚建宗、徐岱

完成时限:200912

(六)师资队伍建设

1、成立法学院教授委员会,负责为法学院教师选留和引进提供重要的咨询参考意见。制定法学院教授委员会工作规程。结合学校的相关规定,制定法学院教师选留和人才引进工作细则。

2、根据学校2009年“人才年”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做好学校设立的“匡亚明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的申报工作;结合法学院教学与科研的具体情况,做好教师选留与人才引进等相关工作;特别是要加强法学院师资队伍中年轻教师的培养。根据学科建设需要积极稳妥地推动法学院校内双聘教授工作。

3、制定兼职博士导师、兼职硕士导师和兼职教授的管理办法。

4、落实学校“人才年”工作实施方案中的“百名青年教师海外研修计划”和“百名青年教师国内研修计划”,继续选派和支持教师出国出境进修学习,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进修,制定法学院青年教师申请到外校(机构)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有关规定。

5、继续派遣教师到实践部门挂职锻炼。

责任人:姚建宗、张旭、李建华

完成时限:200912

(七)财务工作

1、开源节流,广开渠道,积极做好新形势下法学院的创收工作,多渠道争取获得支持法学院事业发展的资金。

2、量入为出,实事求是做好法学院2009年财务预算和决算工作并向全院教职员工报告财务状况。

3、实行特殊的经费节约措施,绝对力戒铺张浪费,全力保障全院工作的正常进行。

责任人:姚建宗、张光宇

完成时限:200912

(八)校友工作

1、加强法学院校友工作,特别安排走访北京、广州、深圳、珠海、上海等校友集中的地方,召开校友座谈会。

2、拜访长春市各个司法部门的校友领导,落实本院学生实习及相关事宜。

3、广泛征求本院离退休老教师对法学院建设和事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责任人:姚建宗、张旭、陈福祥

完成时限:200912

(九)行政与教学管理服务工作

1、以提高效率为中心,完善法学院有关管理制度与管理体制。

2、强化学院行政与教学辅助人员的服务意识与配合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

3、加强图书资料建设和法学院网站建设,创建法学院行政办公网。

4、继续办好院报《吉大法学》。

责任人:张光宇、李建华、陈殿友

完成时限:200912

友情链接 LINKS

 版权所有:吉林大学法学院 2018 ©    联系电话:0431-85166014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东荣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