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办 > 学生工作 > 正文
学生工作
法学院本科生系列学术活动“每周法律论坛”第137期 ——南海案所引发的国际法问题的思考
发布者: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28日 22:00     点击数:

学办 发表于: 2015-11-28 22:00  点击:466

    2015年11月28日下午两点,法学院2班在东荣A310教室进行了主题为《由菲律宾诉中国南海仲裁案引发的关于南海国际法问题的思考》的每周法律论坛活动,本次活动的参与者有:国际法讲师姚莹老师与2班同学。

    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为14届二班班长吴涛与支书王雪,首先,由王鑫磊同学简述了菲律宾诉中国南海仲裁案的案件背景,包括缘起背景,现状背景,南海地区的地理位置,中沙~南沙群岛的争端区域以及各国态度,最后作出了结论性的评价:菲律宾企图以国际舆论逼迫中国放弃自己固有的领土南海,尤其是南沙群岛。随后,对于南海问题的历史沿革,由戚昕格同学进行了介绍,表明当前菲律宾方面希望以协议解决中非之间的领土界限问题,而中国仍表示不接受。

    在自由讨论阶段,同学们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聂书恒同学从形式与实体两方面分析了中国在南海问题中“不参与,不接受仲裁”态度的法律依据与菲方提请仲裁的合理性,在菲方所认为“南海为经济专属区”的看法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周歆皓同学从南海黄岩岛的历史与地理位置上,说明了黄岩岛作为国际航道,多方交通枢纽,拥有大量资源等的重要性,也纠正了前几位同学在事实说明中出现了一些错误,解释了黄岩岛主权问题上的一些历史隐患,并由此问题在中越西沙南沙群岛主权问题争端上进行了一定延伸。再而,徐曦文同学在经济专属区观点上进行了补充,指出国际领土划分标准为“陆地决定海洋”,不能够由距离远近来判断领土归属问题。

    法条讨论阶段,同学们则把重点放在了仲裁庭接受仲裁的合理性上,认为其并没有充分行使其所具有的管辖权,菲律宾提起仲裁的依据也缺少了合理性。随后的展望未来与总结环节,同学们也作出了许多精彩的发言。

    最后,姚莹老师对本次的活动进行了点评,提出了几点观点:一、国际法与政治是息息相关的。二、正在发生并与每个人利益相连的事件会更有助于将理论与运用相接。三、在讨论问题时,对于术语的运用应当准确。四、应当对法条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能更准确地理解法律主体作出决定的法律依据。五、引用学者观点时,在关注新人的同时,要更注意与此观点相类似的权威学者。

    在老师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同学们获得了不少的收获,本次法律论坛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法学院通讯社 文/伊妞 图/李奕轩

 

 

 

 

 

友情链接 LINKS

 版权所有:吉林大学法学院 2018 ©    联系电话:0431-85166014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东荣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