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勇(1976—),男性公民,法学博士、副教授。
生于除旧布新之时,长于辽南山水之间(辽宁省庄河市),学于塞外春城之地(吉林大学法学院学士、硕士、博士 1996—2007),教于刑法之学(吉林大学法学院2004—),游于“美国母校”(WM 2016.12—2018.1)。
天然书生一枚,沉湎于藏书、读书、写书之中不能自拔,性喜舞文弄墨,游走于法律与文史之间,纠缠于感性与理性之间,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通讯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吉林大学法学院(130012)
电子邮件: dragonw2000@126.com
一、研究理念与研究方向
(一)研究理念:研究刑法学,信奉刑法无分“中”(中国刑法学)“外”(外国刑法学),并应“上”(刑法哲学)“下”(刑法解释学)兼修,“左”(犯罪学)“右”(刑事政策学)逢源,努力践行“大刑法学”的理念。
(二)研究方向: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
二、学术论文:
1、王勇:《婚内强行性交行为的刑法学思考》,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判解》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王勇:《国际刑法:现状与展望》,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4卷,中国政法出版社2004年版。(CSSCI)
3、王勇:《国际刑法唯度的人权思考》,《当代法学》2005年第5期。(CSSCI)
4、李洁、王勇:《中国犯罪构成理论构建的理论体系与价值前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第6期。(CSSCI)(本文被2009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全文转载)
5、王勇:《中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的特点解读》,《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6期。(CSSCI)
6、王勇:《中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缺陷析》,《当代法学》2009年第4期。(CSSCI)(本文被2009年第1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全文转载)
7、王勇:《传统犯罪构成理论三阶段史的四维解读》,《宁波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8、王勇:《奠基阶段的传统犯罪构成理论研究》,《当代法学》2010年第4期。(CSSCI)
9、王勇:《关于中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走向的前提性追问》,《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4期。(CSSCI)(本文被2010年的刑法学会年度综述所引用))
10、王勇:《论刑法第147条的罪过形式——基于刑法立法的解读》,《法学杂志》2011年第3期。(CSSCI)
11、王勇:《从<刑法修正案(八)>看中国环境犯罪立法观的三大转变》,《环境保护》2011年第7期。(CSSCI)
12、王勇:《改良阶段的传统犯罪构成理论研究》,《刑法论丛》2011年第3卷。(CSSCI)
13、王勇:《犯罪构成理论的当下图景与可能走向——21世纪第一个十年犯罪构成理论研究的初步考察》,《当代法学》2011年第5期。(CSSCI)(本文被2012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全文转载)
14. 王勇:《中国死刑研究的三个误区与路径调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第5期。(本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第6期转载)
15、王勇:《中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的知识演进与理论走向》,《庆熙法学》(韩国)2013年第4号。
16、王勇:《环境犯罪立法:理念转换与趋势前瞻》,《当代法学》2014年第3期。(CSSCI)(本文被2014年第9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全文转载;本文入选2014年第8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推荐论文篇名)
17、王勇:《超越复仇:公众舆论、法院与死刑的司法控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4期。(CSSCI)(本文被2015年第1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全文转载)
18、 王勇:《非法获取虚拟财产行为的刑法认定研究》,《刑法论丛》2017年第49卷。(CSSCI)(本文被作为当期封面推荐文章并被该杂志公众号所推送)
19、王勇:《不杀止于杀——死刑司法控制中的公众舆论引导研究》,《法学杂志》2017年第3期。(CSSCI)
20、王勇:《中国死刑改革的过程叙事及其突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4期。(CSSCI)(本文被2017年第10期《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同时本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4月 日选登》
21、王勇:《互联网时代的金融犯罪变迁与刑法规制转向》,《当代法学》2018年第3期。(CSSCI)(本文被“大数据法治”公众号推荐)
22、王勇:《论司法解释中的“严重污染环境”》,《法学杂志》2018年第9期。(CSSCI)
三、基金项目
1、2009年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中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发展史纲(09YJC820043),项目主持人。
2、2011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科学前沿与交叉项目):刑法立法研究(2011QY028),项目主持人。
3、2011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科学前沿与交叉项目):公众舆论与死刑的司法控制研究(2016QY022),项目主持人。
四、学术交流
1、2016年10月14——17日 武汉大学法学院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
2、2016年11月6日——10日 台湾 2016年两岸四地刑事法论坛。
3、2016年12月 赴William & Mary College(WM)访学一年 (2016年度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