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晓旭,1994年12月生,汉族,安徽界首人,法学博士。现为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吉林大学人权研究院、吉林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研究人员,法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吉林省法学会涉外法治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权研究会会员,吉林省青年后备型人才。
研究方向:国际法学、人权学
电子邮件:weixiaoxu@jlu.edu.cn
主要经历:
2014年7月于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
2018年6月于吉林大学法学院获国际法学硕士学位;
2022年6月于吉林大学法学院获国际法学博士学位;
2022年9月至今任教于吉林大学法学院。
主要成果:
《生存权模糊性难题及其理论纾解》,《当代法学》(CLSCI)2025年第5期;
咨政报告获相关国家机关采纳,吉林大学C类报告类成果,2025年8月;
《国际人权法与国际人道法:规范冲突与冲突消解》,《中国国际法年刊》(CSSCI)2023年卷;
《强迫劳动的国际法尺度》,《人权研究》(CSSCI)2024年第2卷;
咨政报告获相关国家机关采纳,吉林大学A类报告类成果,2024年8月;
咨政报告获相关国家机关采纳,吉林大学C类报告类成果,2024年6月;
咨政报告获相关国家机关采纳,吉林大学A类报告类成果,2024年2月;
《中国保障生存权的实践逻辑和话语阐释》,《人权》(CSSCI)2023年第4期;
“Practical Logic and Discourse Interpretation of China’s Efforts to Safeguard the Right to Subsistence”,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3, Vol. 22, No. 4;
《历史变革与国际法形式变革的螺旋推进》,《探索与争鸣》(CSSCI)2022年第1期,导师外第一作者;
《生存权的中国表达:双重向度的递进展开》,《人权》(CSSCI)2021年第3期;
“The Chinese Expression of the Right to Subsistence: The Progressive Disclosure of the Dual Dimensions”,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1, Vol. 20, No. 3;
《武装冲突中国家责任的归因标准探究》,《社会科学战线》(CSSCI)2021年第3期,导师外第一作者;
咨政报告获相关国家机关采纳,吉林大学C类报告类成果,2020年11月;
《发展权的再界定:功能、实现和价值》,《人权》(CSSCI)2020年第2期;
《速成习惯国际法的重思》,《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20年第1期,导师外第一作者;
《开放包容:新时代中国国际法愿景的文化层面》,《国际法研究》(CSSCI扩展版)2019年第5期,导师外第一作者;
“Summary of the Seminar on ‘70 Years of the PRC’s Human Rights’: Path, Practice and Theory”,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9, Vol. 18, No. 3;
《“新中国人权70年:道路、实践与理论”研讨会会议综述》,《人权》(CSSCI)2019年第3期。
科研项目:
吉林省社科基金博士青年项目“当代中国生存权理论研究”,项目主持人;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研究”,项目参与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涉外工作的法治化研究”,项目参与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提升中国话语权与国际法律制度变革”,项目参与人;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形象导向下的中国国际法话语权提升机制研究”,项目参与人;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际法的中国理论”,项目参与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人权理论体系研究(子课题)”,项目参与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维护海洋权益的军民融合的基础及理论研究(子课题)”,项目参与人。
作为吉林大学模拟法庭竞赛的领队、教练、指导教师,取得实践教学成绩:
2025年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竞赛(ICC)全国一等奖、最佳庭辩奖;
2025年国际刑事法院英文模拟法庭竞赛(ICC)全国一等奖、最佳书状;
2025年杰赛普模拟法庭竞赛(JESSUP)全国二等奖;
2024年贸仲杯(CIETAC CUP)全国三等奖;
2024年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竞赛(ICC)海牙国际赛冠军;
2024年国际刑事法院英文模拟法庭竞赛(ICC)海牙国际赛全球第29名;
2024年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竞赛(ICC)全国一等奖
2024年国际刑事法院英文模拟法庭竞赛(ICC)全国冠军、一等奖、最佳辩手奖、晋级海牙国际赛;
2023年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IHL)全国季军、一等奖、最佳庭辩奖、晋级亚太赛区国际赛;
2023年贸仲杯(CIETAC CUP)全国三等奖;
2023年内地与港澳大学生模拟仲裁庭竞赛(IMAC)全国冠军;
2023年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竞赛(ICC)海牙国际赛季军;
2023年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竞赛(ICC)全国一等奖、最佳庭辩奖、晋级海牙国际赛;
2023年国际刑事法院英文模拟法庭竞赛(ICC)全国一等奖;
2022年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IHL)全国一等奖;
2022年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IHL)亚太赛区最佳书状;
2022年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竞赛(ICC)区全国二等奖、最佳庭辩奖;
2022年国际刑事法院英文模拟法庭竞赛(ICC)全国二等奖、书状总分第一名;
2021年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IHL)全国季军、一等奖、最佳书状、晋级亚太赛区国际赛;
2021年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竞赛(ICC)全国一等奖、晋级国际赛;
2020年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IHL)全国三等奖;
2020年杰赛普模拟法庭竞赛(JESSUP)全国二等奖;
2019年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IHL)全国季军、一等奖、最佳书状、晋级亚太赛区国际赛;
2019年杰赛普模拟法庭竞赛(JESSUP)全国二等奖;
2018年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IHL)全国二等奖、最佳书状。
所获奖项:
2025年吉林大学法学院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2024年吉林大学法学院青年教师岗讲席教授;
2024年吉林大学本科生“筑梦·远航”高水平学科竞赛成果奖;
2024年吉林大学法学院岳成奖教金;
2023年吉林大学本科生“筑梦·远航”高水平学科竞赛成果奖;
2023年吉林大学法学院高树异奖教金;
2021年第三届中国人权青年论坛优秀论文奖;
中国国际法学会学术年会2018年学术新锐奖三等奖;
中国国际法学会学术年会2017年学术新锐奖一等奖;
中国国际法学会学术年会2016年学术新锐奖三等奖。